Popular searches include restrictions, FAQs and directions.

被遗忘的战争(1950–1953)

朝鲜战争的爆发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越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划定的三八线,全面入侵南韩,由此揭开了后世所称“朝鲜战争”的序幕。由于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以及美国与苏联在朝鲜半岛南北两方政府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这场地区冲突迅速演变为国际战争。当北韩军队跨越三八线进入南韩后,联合国遂决定出兵,美国亦随即参战。

密苏里号战列舰投入战事

战争爆发时,美国海军唯一现役的战列舰——“密苏里号”正执行为海军军官候选人提供海上实务训练的夏季实习巡航任务。在完成实习任务后,“密苏里号”返回诺福克海军基地,卸下军校生,并开始补充弹药、补给与人员。

1950年8月19日,“密苏里号”启航,驶往太平洋战区,准备投入战斗。

战前整备

为配合战争任务,“密苏里号”在珍珠港海军船厂进行了适度的改装。由于先前曾拆除部分舰载火力,此次整备中重新安装了14座奥利康20毫米机关炮,并在原先空置的炮座上增设了4座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同时,更换了一座在途中因飓风受损的40毫米炮座。

首次参战

1950年9月15日,“密苏里号”首次进入战区,向三陟(Samchok)地区的两座铁路桥投射52发16英寸主炮弹,在舰载直升机的协助下精确命中目标。随后的几日,该舰持续在浦项(Pohang)沿岸执行岸轰任务,后返回日本补给整备。

仁川战役

尽管“密苏里号”于9月19日抵达仁川海域,但因受台风与恶劣气候影响,未能及时支援著名的“仁川登陆”,即美军重夺首尔的关键战役。然而,该舰仍执行岸轰任务,对水原至首尔之间的敌军部队实施炮击。

担任旗舰与持续作战

1950年10月,“密苏里号”被指定为第七舰队副司令阿瑟·D·斯特鲁布尔(Arthur D. Struble)中将的旗舰。10月12日,该舰对三菱制铁厂实施猛烈轰炸,短短一小时内即发射96发主炮弹;13日轰炸端川(Tanchon);26日支援原山(Wonsan)两栖登陆;27日则迎来著名艺人鲍勃·霍普与玛丽莲·麦克斯韦,三度登舰为官兵献艺庆祝海军日。

长津湖战役

联合国部队成功将朝鲜人民军逐退至三八线以北后,促使中国共产党军队与苏联于10月末正式介入战局,局势再度逆转,联合国部队被迫南撤。12月,驻守兴南(Hungnam)的美军陆战队从长津湖(Chosin Reservoir)地区进行战术撤退,“密苏里号”遂加入第90.8特遣舰队(指挥官为前任舰长罗斯科·希伦科特海军少将)提供炮火掩护。

火力支援与总统登舰

1950年12月至1951年3月间,“密苏里号”持续执行东海岸岸轰任务,并为第77特遣舰队所属航母提供支援,曾轰炸之地点包括高城(Kosong)、江陵(Kangnung)、端川与城津(Songjin)。1951年2月3日,韩国总统李承晚登舰访问。3月2日,乔治·C·赖特上校接替欧文·T·杜克上校,成为新任舰长。3月底,“密苏里号”启程返回夏威夷及美国西岸,完成在朝鲜的首次战斗部署。

第一次軍事部署统计(1950年9月 - 1951年3月)

弹药 发射弹数
16英寸/50倍径舰炮 2,895 rounds
5英寸/38倍径炮 8,043 rounds

第二次部署

战列舰“密苏里号”自1951年3月返回美国后,直到1952年9月才再次投入战场。至此,四艘建造完成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均已重新服役,并轮流部署至朝鲜战区执行任务。在展开第二次战斗部署前,“密苏里号”再次进入船厂进行必要整修。1952年9月4日,华纳·埃德索上校(Captain Warner Edsall)接替西尔维斯特上校(Captain Sylvester),出任舰长。随后,“密苏里号”再度驶向朝鲜半岛。

此次,“密苏里号”被指定为第七舰队司令约瑟夫·J·克拉克海军上将(Admiral Joseph J. Clark)的旗舰。与首次部署相似,该舰继续与第77特遣舰队(Task Force 77)协同行动,执行沿岸炮击任务。此次炮击的城市包括:元山(Wonsan)、端川(Tanchon)、清津(Chongjin)、城津(Songjin)、次湖(Chaho)、咸兴(Hamhung)、兴南(Hungnam)、大德里(Taedoli)与高城(Kojo)等。11月20日,全舰官兵再次在甲板上列队欢迎韩国总统李承晚登舰访问。

该舰为航空母舰编队提供火力掩护与执行岸轰任务的作战模式持续至1953年。3月5日,这一模式首次被敌军打破:北韩岸防炮首次向“密苏里号”开火,标志着该舰在朝鲜战争中首次遭到敌方炮击。3月10日,“密苏里号”再次遭遇炮击,并以强大火力予以还击,当日共发射5英寸炮弹998发,创下该舰5英寸副炮单日最大射击纪录。

3月25日,“密苏里号”在高城附近执行本次战役最后一次岸轰任务,发射16英寸主炮弹102发、5英寸副炮弹61发。至此,该舰在朝鲜战争中的所有炮火任务宣告结束。

1953年7月,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在板门店正式签署。协议确立了南北韩之间的军事分界线,从而结束了三年多的战事。

第二次軍事部署统计(1952年9月 - 1953年3月)

弹药 发射弹数
16英寸/50倍径舰炮 3,861
5英寸/38倍径炮 4,379

 

密苏里号战列舰历史

认识历史

密苏里号战列舰于1944年下水,服役期间参加了三场战争,并在二战结束时作为日本投降仪式的举办地。该舰于1992年退役,并于1998年作为博物馆重新向公...

read more
第二次世界大战

密苏里号战舰于1944年服役,1945年加入二战战场,参与多场重要战役,并遭遇神风特攻队攻击。1945年8月,她被选为日本投降签署仪式的举办地点,标志...

read more
投降仪式

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密苏里号战舰的甲板上正式落下帷幕。当天上午,一场历时23分钟的投降签署仪式在此举行,日本与同盟国代表在《降书》上签...

read more
海湾战争

密苏里号战舰在海湾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发射导弹,攻击伊拉克,并为联军部队提供海军炮火支援,为胜利做出了有力贡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