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ar searches include restrictions, FAQs and directions.

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 (BB-63)

密苏里号战舰建造背景与同名舰传承

密苏里号战舰(USS Missouri,舷号 BB 63)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布鲁克林海军造船厂建造,是“衣阿华”级战列舰中最年轻的一艘,其姊妹舰依次为衣阿华号(BB 61)、新泽西号(BB 62)与威斯康星号(BB 64)*。与姊妹舰一样,密苏里号被设计为“快速战列舰”——一种兼顾火力、防护与高速性能的战舰。

密苏里号全长887英尺3英寸(约270.4米),配备四座强大发动机,输出总功率达21.2万轴马力,使其最高航速超过33节,远超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27节,以及当时日本战舰的26节。

密苏里号也是美国海军历史上第三艘以“密苏里”命名的军舰。第一艘密苏里号建于1841年,为一艘木制蒸汽护卫舰,在纽约海军造船厂下水。该舰排水量为3,200吨,装备两门10英寸炮和八门8英寸炮,并兼具蒸汽与风帆动力(拥有三根桅杆和19,000平方英尺帆布)。她是首批仅靠蒸汽动力横渡大西洋的军舰之一。然而,不久后该舰在直布罗陀港引擎舱起火,于1843年8月沉没于港中。

第二艘密苏里号(BB 11)于1901年12月28日在弗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建造下水,为“缅因”级战列舰的第二艘。满载排水量为13,500吨,装备四门12英寸炮和十六门6英寸炮。1907年,该舰随“白色舰队”展开环球航行,作为展示美国海军力量的16艘大西洋舰队战列舰之一,航程达46,000英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担任大西洋舰队训练舰,驻扎切萨皮克湾。该舰于1919年退役,并随后出售拆解。

如今,“密苏里”之名由“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密苏里号(SSN 780)继承,继续代表“秀我之州”的海军传统,驶向未来。

* 注:尽管威斯康星号的舷号在密苏里号之后,但她的完工与服役时间却早于密苏里号

实建蓝图展示

密苏里号战列舰于1944年下水,服役期间参加了三次战争,直到1992年退役。舰上装备有16英寸主炮和导弹系统,最高航速超过30节。

从1941年铺设龙骨到1999年作为纪念舰对外开放,密苏里号战列舰历经二战、朝鲜战争,并参与“沙漠风暴”行动,其间还见证了日本投降仪式,见证了多个关键历史时刻并完成现代化改装。